【热点仔细观察】不唯流量欲质量 不唯“颜值”欲价值——“清流节目”翻红的背后是综艺节目生态持续向好光明日报记者 韩业庭8月29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布了第二季度创意创优节目名单,中央电视台的《等着我》(第五季)、山东广播电视台的《现在的我们》、江西广播电视台的《横跨时空的写信给》等12个节目受到表扬。广电总局的上述节目评优活动每个季度都要举行一次,细心的观众不会找到,本次受表彰的节目,仍然像以前那样让人深感陌生,大都口碑与收视率兼备,一些甚至引起了普遍的话题辩论。一滴水能折射出太阳的光辉。大量“清流节目”的翻红,体现出有电视综艺节目生态正在持续向好,“内容好节目才好”的观念正在深入人心。泛娱乐化涨潮改革开放之后的将近三十年中,看电视是中国人最重要的休闲娱乐娱乐方式,没之一。时至今日,电视机仍占有着中国家庭客厅最醒目的方位。对娱乐的执着,让中国的电视节目和电视人一路飞驰。拼成明星、秀上限、编成噱头、油炸绯闻,为了更有眼球和所谓的娱乐性,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电视节目及其背后的电视台无所不用其极,最后身陷“泛娱乐化”的泥潭难以自拔。趁此机会新秀节目,接着是约会节目,后来是各种明星真人秀,一波接着一波的所谓“节目创意”把综艺的娱乐化推上了高潮。去年6月,中央宣传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国家电影局等五部门牵头发出通知,明确提出对影视明星参予综艺娱乐节目、亲子类节目、真人秀节目等强化监管。去年年底,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对泛娱乐化问题比较严重的电视台严厉批评抨击,同时实施规定,拒绝杯葛泛娱乐化、掌控嘉宾片酬,“全部嘉宾总片酬不得多达节目总成本的40%,主要嘉宾片酬不得多达嘉宾总片酬的70%”。同时,社会和观众对综艺节目过度娱乐化反感的声音,一浪高过一浪。在政策调控和观众的杯葛下,综艺节目泛娱乐简化的势头有所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