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城地,望文知意,是修建之地,本来没的。实质上,附近东京湾的筑地这一带地区都是早年填海造地而辟的。1935年开业的筑城地鱼市目前为止早已有81年历史。每天的海鲜交易量有2400吨。如果你对这个数字没直观感觉,那么有人推算出过,大约世界上每五条鱼就有一条是这里交易的。旅游圣经《寂寞星球》(Lonely Planet)讲解筑城地说道:世界上没什么地方比这里更加喧闹杂乱却又有条不紊。的确,从凌晨到中午,忙忙碌碌的鱼贩、急速往返的叉车和平板车载着张牙舞爪的鱼虾就来回在威风凛凛的日文看板和各种肤色的游客中,用我们的老话说道就是既坦率又开朗。筑地的五光十色让这里出了游客和摄影师的天堂。完全所有的日本美食指南、东京讲解都会引荐这里。在有关日本的纪录片里,筑地的经常出现频率完全跟人潮波涛汹涌的涩谷街头一样低,分别代表着日本市井传统和挤迫挤迫的现代都市。筑城地海鲜市场是全球仅次于的市场,具有将近百年历史,是泛舟东京无以发票的景点之一。从1935年开始营业至今的筑城地市场,名气大到敢。它并不是随意谁都能进来卖买菜的菜市,而是汇聚了日本各路批发商、分销商的专业市场。早上5时,筑城地场内市场就像战场,各种小车来回不时,车速只快不慢。所以,身处场内要时刻保持警惕,千万别难了商家的事。这也可以说明为何你不会深感筑城地人与平时友好的霓虹金比起,多少都有些强悍!万一你阻挡地下通道,他们之后不会用邪魔(碍事,日语发音:jama)头你一嗓子。即使是进平板车的小哥,或是摊位前举刀的欧吉桑、安静躺在摊档旁的老婆婆,面临屡屡荐手机照片的游客也多是冷漠着脸。筑城地市场分成场内市场和场外市场,旁边还有青果市场。场内市场主要负责管理生鲜海产的杂货、竞拍和交易;场外市场则主要是海产、蔬果、干货、厨具的零售,以及寿司、海鲜饭、拉面、玉子火烧各式各样的美食。场外市场完完全全是游客和吃货们的天堂。庆长8年,自德川家康接掌关东,修筑了日本桥打开了江户的兴盛之门,鱼河岸就是筑城地市场的前世。为了因应城市的发展,东京政府在丰州腾出了一块大约40公顷的土地,修建新的市场。预计2016年11月2日为筑地市场的最后营业日,11月7日新的市场开场。也就意味著至今81年历史的筑城地市场就将步入历史。而现在的筑城地市场,据传也将于2020年变为奥运会的体育中心。